信息/2023/10/8 9:31:00
2023年度寧波市科技進步獎項目的公示 根據《寧波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修訂)》(甬政發(2021)24號)和《寧波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實施細則(修訂)》(甬科資(2021]46號)規定,結合《關于組織開展2023年度寧波市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的通知》要求,現對我公司“寧波市威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參與申報的2023年度寧波市科技進步獎項目相關信息進行公示。任何單位和個人如對公示內容有導議,可在2023年10月4日前以書面形式向中心野戰外科研究部(科研辦楊閣助理處,757137)提出,逾期不予受理。提出異議的單位和個人應當表明真實身份,并提供必要的證明材料;個人提出異議的,應在書面異議材料上簽字并留下聯系方式;以單位名義提出異議的,應當加蓋單位公章,并提供聯系人信息。根據《寧波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修訂)》(甬政發〔2021〕24號)和《寧波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實施細則(修訂)》(甬科資〔2021〕46號)規定,結合《關于組織開展2023年度寧波市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的通知》要求,本單位“ ”項目擬申報2023年度寧波市科學技術進步獎,現將完成單位及完成人員等相關情況(詳見附件)進行公示,公示時間從2023年9月20日至2023年9月30日止。若對該項目申報有異議,請電話或書面向本單位科教部反映。反映情況時要自報或簽署真實姓名,要有具體事實。不報或不簽署真實姓名的,以及不提供具體事實材料的,一律不予受理。受理部門:科教部 聯系人:朱文媛聯系電話:0574-62619029 電子郵件:kjkyyhospital@163.com2023年9月20日寧波市科技進步獎項目公示一、項目名稱:縣域醫共體創傷救治網絡體系建設和推廣二、項目簡介:目前國內縣域醫共體創傷救治體系的現狀是:區域內缺乏規范的創傷三級救治體系,導致嚴重創傷患者不能及時送到高級創傷中心,救治延遲導致創傷的致死率居高不下;區域內信息系統落后,院前-院內信息銜接滯后,不能通過現代信息手段實現區域內信息聯通,致使院內難以及時救治嚴重的創傷患者;缺乏對區域內各級醫療機構和院前急救人員的規范化創傷救治培訓,創傷救治流程和創傷早期評估和處置程序不規范,不能把關鍵技術和先進的理念應用于臨床,造成患者搶救時間延長,以致危及生命。探索先進的區域創傷救治體系,實現區域內創傷分級救治、建設區域內創傷急救信息體系和對區域內創傷從業人員進行規范化創傷培訓是縣域創傷救治的關鍵。首先,構建區域內醫共體創傷三級救治體系。市人民醫院醫共體建立一級創傷救治點,其它3家市級醫院醫共體建立二級創傷救治點,其他21家醫共體成員單位建立三級創傷救治點,25家基層醫療機構共同構建區域醫共體創傷三級網絡體系。對所有醫共體創傷救治單元的規范化建設,如創傷救治單元面積要求、重要設備、主要急救藥品、信息化及創傷救治流程等。2018-2022年創傷救治中, 損傷嚴重度評分(ISS) ≥ 16分共3194例次,ISS≥16 分患者的病死率為 4.72%,低于文獻報道的 10% 左右,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其次,與合作單位威爾信息共識共同開發“智慧醫療縣域醫共體急救系統”,醫共體成員單位通過信息系統能實時傳遞創傷及其他危重患者信息,救護車和各級醫院通過“云搶救”功能得到上級創傷中心高年資醫生的實時指導,實現院前急救-院內搶救“無縫銜接”。系統除了在本區域應用外,現推廣至國內其他醫療機構,獲得應用,并取得較好效果。第三,開展規范化創傷救治培訓。從2018年開始與合作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特色醫學中心共同建立面向全國基層醫院的創傷救治培訓項目(中國創傷救治培訓基層版),截至2022年,對全國16個省市自治區的40家縣市級醫療機構進行創傷救治培訓,創立“創傷培訓-西部行”項目,目前累計培訓人員3111人次。最后,王正國院士工作站推動創傷急救與網絡體系發展。自2017年院士工作站建站以來,一直致力于區域醫共體創傷體系建設,把建成余姚市創傷數據庫、創傷救治質量管理和同質化創傷急救于一體的創傷急救信息系統和對120創傷急救人員、創傷各分中心創傷急救人員進行同質化創傷培訓作為重要內容。我院成為創傷生物樣本庫子庫,建站以來,創傷病例238例入庫,收集樣本4470管,院士工作站先后獲得考核優秀,被認定為省級院士工作站。該項目相關科研項目7項,其中4項驗收,3項在研;完成相關論文31篇;其中SCI 2篇,中華級論文10篇,其他核心期刊及二級期刊19篇,代表性論文10篇;完成軟件開發共計10件,其中實用新型專利1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9件;編寫著作6本:其中主編3部,副主編2部,編委1部;科研獲獎:研究期間,科研項目相關獎項4項,其中浙江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寧波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1項,寧波市科技創新推動獎1項。舉辦會議和繼教項目:舉辦全國性會議1次;主辦國家級醫學繼續項目2項,參與學員645人次,省級醫學繼續項目6項(其中線上項目2項),參與學員1084人次。該項目的建設和推廣,明顯提升了區域醫共體內醫務人員應對嚴重創傷和其他危急重癥患者的處置能力,提升嚴重創傷患者區域內救治效率。學科搶救創傷患者人次14772人次,其中嚴重創傷患者3194人次,搶救成功率95.2%,區域內創傷救治能力提升,由此可見,該項目具有明顯的社會效益,推廣應用前景廣闊。三、主要完成人員情況排名姓名職稱、職務現從事專業工作單位對本項目技術創造性貢獻1李子龍主任醫師,急診科主任急危重癥余姚市人民醫院主要貢獻2金平主任醫師,急診科副主任創傷救治余姚市人民醫院主要貢獻3張連陽主任醫師,創傷科主任創傷救治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特色醫學中心主要貢獻4李哲主任醫師,120急救站站長院前急救余姚市人民醫院次要貢獻5方雅主任護師,急診科護士長護理余姚市人民醫院次要貢獻6郎良軍副主任醫師,創傷科副主任創傷救治余姚市人民醫院次要貢獻7陳勇杰主任醫師,創傷科主任創傷救治余姚市人民醫院次要貢獻8徐斌斌高級工程師,項目經理軟件開發寧波市威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次要貢獻9劉川主治醫師,診療組組長創傷救治余姚市人民醫院次要貢獻10黃增副主任醫師,搶救室主任急危重癥余姚市人民醫院次要貢獻11俞夏娣副主任護師,搶救室護士長護理余姚市人民醫院次要貢獻四、主要完成單位情況排名單位名稱對本項目科技創新和推廣應用支撐作用情況1余姚市人民醫院是項目完成的主要單位,在申報浙江省醫藥衛生項目、寧波市科公益項目和寧波市自然基金項目等方面提供課題指導、經費配套、驗收把關等支持;支持研發區域醫共體急診醫療服務管理系統和區域智慧急救系統,并提供資金支持;支持項目組舉辦了國家級和浙江醫學繼續教育項目;支持項目組主要負責人參加全國范圍的中國創傷救治基層版培訓;支持項目組人員參加寧波市醫學會各學科學術年會、浙江省醫學會各學科學術年會以及全國性學術會議等,進行相關研究成果推廣應用。2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特色醫學中心共同開發中國創傷救治基層版培訓項目,參與中國創傷救治培訓基層版的培訓工作;是王正國院士工作站的院士所在單位;為創傷樣本庫子庫建設和創傷相關研究工作提供支持。發表論文3篇。3寧波市威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協助開發區域醫共體急診醫療服務管理系統和區域智慧急救系統,維護系統的日常運行,發表專利3項。五、知識產權證明目錄)授權知識產權類別知識產權具體名稱國家(地區)授權號授權日期權利人發明人(培育人)軟件著作急診信息化管理系統V1.0中國2017SR3968522017/7/25李子龍、方雅李子龍、方雅軟件著作急診搶救室電子病歷系統V1.0中國2021SR17366002021/11/15余姚市人民醫院、金平金平軟件著作急診搶救室質量管理系統V1.0中國2021SR17365992021/11/15余姚市人民醫院、金平金平實用新型專利一種5G的急診急救用醫療信息檢測傳輸裝置中國ZL202121225719.72022/1/25余姚市人民醫院李子龍軟件著作搶救室護理病歷管理系統中國2023SR05891322023/3/16余姚市人民醫院、金平金平軟件著作急危重癥患者急診時間軸管理系統V1.0中國2023SR05891332023/3/21余姚市人民醫院、金平金平軟件著作縣域智慧急救系統V1.0中國2023SR08474122023/7/18余姚市人民醫院、李子龍李子龍軟件著作威爾區域醫共體急診醫療服務管理系統中國2021SR08338762021/4/1威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威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軟件著作威爾急診評分管理系統中國2023SR07665012023/3/25威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威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軟件著作威爾急診病程記錄管理系統V1.0中國2023SR07055872023/4/11威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威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六、代表性論文(專著)目錄作 者論文(專著)名稱/刊物年卷頁碼發表時間(年、月)方雅 徐杰豐 李子龍 陸雯 俞夏娣 黃萍 屠海霞 葉琴危重患者跟蹤系統在搶救室創傷患者救治中的應用/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7,23:2981-29842017年8月張連陽,李子龍主編李占飛,金平,李陽副主編中國創傷救治培訓基層培訓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ISBN 978-7-117-33517-12022年9月張連陽 白祥軍 張茂“中國創傷救治培訓”回顧與展望/創傷外科雜志2019,21:1-42019年1月金 平 李子龍 張連陽基層創傷救治培訓的創新與思考/創傷外科雜志2019,21:79-812019年1月陳鋒 金平 李子龍 汪正權 李哲余姚市創傷中心建設初步探索/中華創傷雜志2019,35:682-6852019年8月李哲 李子龍 謝益輝 龍永洪 金平 毛有可 許吉沖 樓新波浙東地區縣域醫共體急救醫療服務體系建設/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20,29:649-6522020年5月陳利群 陳國鋒 李子龍 黃淳君 金平 陳勇杰中國縣級區域創傷三級救治網絡體系建設模式探討/中華創傷雜志2020,36:1067-10702020年12月張連陽 白祥軍 張茂 王天兵搭建CTCT?線上平臺助力創傷中心建設/創傷外科雜志2021,23:485-4882021年7月孫淑英 文大林 陳國昇 王茉莉 趙曉東 高楚 毛盛堯 金平 汪正權 張安強 李子龍嚴重多發傷患者膿毒癥發生的相關危險因素及其預警效能分析/中華創傷雜志2023,39:443-4492023年5月金平 李子龍 黃增余姚市醫共體急診急救大平臺信息化建設與實踐/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23,32(8): 1144-11462023年8月
查看詳情
信息/2021/6/1 8:51:00
為豐富職工文體生活,促進各單位職工活動交流,構建健康和諧企業文化,凝聚團隊精神,2021年5月17日-27日,由余姚市總工會、余姚市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余姚市國有資產管理辦公室、余姚市體育總會主辦,余姚市籃球協會協辦的第二屆余姚市職工健身運動聯賽籃球比賽在全民籃球場舉行。以“開啟新征程,展示新風采”為主題。各企業積極響應,紛紛組織球隊參加比賽。場外更是熱情高漲,歡呼聲、吶喊聲讓籃球比賽氣氛不斷升溫。比賽分循環賽、淘汰賽、半決賽、決賽四項,經過六天的激烈角逐,我司一路過五關斬六將晉級決賽。5月27日,決賽在全民健身中心籃球場拉開序幕,二支隊伍狹路相逢,吸引了許多觀眾前來觀戰。 比賽初始,我司與大杰立就展開了激烈的競爭,比分交替上升,雙方憑借巧妙的傳球、華麗的轉身、精彩的出手、完美的配合,贏得了場下觀眾們的陣陣喝彩。在大家的目光和吶喊聲下,我司籃球隊雖然處于比分落后的局面,但各位球員還是抱著打好每一個球的信念不斷奮起直追,大杰立也嚴陣以待,兩隊均展現了鍥而不舍努力拼搏的體育精神。隨著結束哨音的響起,我司最終不敵大杰立但依然拼盡全力斬獲亞軍榮譽。比賽結束后,頒獎儀式在全場的歡呼聲中拉開帷幕。我司最終惜敗奪得了亞軍。但這不會擊垮他們的意志和戰斗力,我們相信,在下一屆聯賽中他們會是冠軍最有力的沖擊者!
查看詳情
信息/2021/5/31 14:09:00
2021年4月28日紹興職業技術學院的30余名師生赴我司參觀學習。我司提前對觀摩路線及交流內容做了細致安排,同時熱情接待了所有參與本次活動的同學們。首先,公司接待負責人為參觀學生詳細介紹了公司基本情況,參觀了我司辦公樓各部門,并為大家介紹了各部門的職能及負責領域。隨后由車間負責人的統一帶領參觀了我司各個生產現場。對各個產線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并耐心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在參觀學習期間,學生們積極提問,我司陪同人員傾情解惑。 在公司一樓大廳,公司紹職三名學長現身說法,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學習、擇業與就業的過程,也給學弟學妹們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并表達了身為威爾人的自豪感與滿足感。軟件部主管從工作實際出發,對學生提出誠懇的意見和殷切的希望,并結合學生實際意愿提供了就業指導。 通過本次活動,讓學生們實際接觸到了工廠現場生產的情況,了解了生產設備和產品工藝等。也促進了產學研結合,為公司今后的發展與人才資源的儲備打下了基礎。
查看詳情
398147511
電話
0574-22702070
地址
余姚經濟開發區南區鳳儀路93號
will@will-soft.com
設計為品牌鞏固地位!
香港 | 阿克陶县 | 恭城 | 福建省 | 武威市 | 惠安县 |
扎赉特旗 | 城固县 | 东阳市 | 新晃 | 榕江县 | 尚义县 |
肥城市 | 藁城市 | 老河口市 | 嵊泗县 | 长沙市 | 石柱 |